《三国志·后主传》:九年春二月,亮复出军围祁山,始以木牛运。魏司马懿、张郃救祁山。夏六月,亮粮尽过军,郃追至青封,与亮交战,被箭死。
《三国志·张郃传》:诸葛亮复出祁山,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,亮还保祁山,郃追至木门,与亮军交战,飞矢中郃右膝,薨。
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九年,亮复出祁山,以木牛运。粮尽退军,与魏将张郃交战,射杀郃。
《魏略》曰:亮军退,司马宣王使郃追之,郃曰:“军法,围城必开出路,归军勿追。”宣王不听。郃不得已,遂进。蜀军乘高布伏,弓弩乱发,矢中郃髀。
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冬,复出散关,围陈仓,粮尽退。魏将王双率军追亮,亮与战,破之,斩双,还汉中。
二、地理位置
木门道古战场(“在阴平古道上与历史相见”于利祥文2002年12月17日《中国交通报》)
从天水启程,向西南行约60公里,便来到三国古战场木门道遗址。木门道位于牡丹乡木门村,因东西两山对峙,状若天然门户,故而得名。木门道地势险要,峡谷最窄处约50米,西汉水由北向南从峡谷中流过。谷内荆棘遍地、怪石峥嵘,东侧的张家坪为当年诸葛亮与司马懿作战时的埋伏之处,长满青草的山坡上孤独地立着一块“木门道古战场遗址”石碑。
出木门道,顺着阴平古道一直向西南,便到了礼县境内的汉水源头。祁山堡就坐落在这里祁山关隘的顶部,它因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于世。
祁山武侯祠(甘肃礼县人民政府网-科技文化)
建兴九年(公元231年)二月,诸葛亮亲自进行第五次北伐,以木牛运输粮草,再出祁山,六月破上邽(今天水市西),由于李严假传退兵旨令,亮在退保祁山途中射杀张颌于木门道(今礼县罗家堡附近)。
嘉陵江源流异议
西汉水,源出甘肃省天水市平南镇阳坡村沿川子,称平南河,至天市水镇以下始称西汉水,西南流入礼县,经罗家堡、盐关镇、礼县县城、石桥镇、茨坝、龙林桥,在雷坝进入西和县,东南流经申家集、大桥,沿成县与康县县界东南流,经杨广寺、豆家坪、镡家坝,进入陕西省略阳县,在白水江街下游与东源(嘉陵江干流)汇合,集水面积10103km2,河长246km。
三、追击战经过
蜀军粮尽,诸葛亮在231年6月开始自祁山一线撤军。由于估计魏军必定会趁机追击,故专门对反击魏军进行了部署。
司马懿得到蜀军撤退的报告后,决定趁势追击,以获取一些胜利。于是派遣大将张郃率部进行追击。张郃则认为归军勿追,可是司马懿坚持追击。
张郃只好率部追击,于木门道遭到蜀军伏击,中箭身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