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《三国》和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一样,都将陈宫和曹操的相遇放在了曹操逃出洛阳之际,并把陈宫放在了中牟县令的位子上,这当然是与史实所不符的。至于曹操杀吕伯奢,并导致陈宫弃他而去,就更是子虚乌有的事了,陈宫此时并不在曹操身边,又如何弃他而去呢?
当然,话说回来,曹操杀吕伯奢这件事,尽管出于野史,但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,但是否是误杀,由于有多个版本的记载,现在已经辩不清了,有与演义中一样说是误杀的,也有说是吕伯奢的儿子图谋曹操的财物,结果才导致大打出手(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版本中似乎并没有提到曹操杀吕伯奢)。
还是转入正题说陈宫吧。陈宫这个人,在当时不算是泛泛之辈,史书记载他“刚直烈壮,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”,是一位义士。与电视和小说中不同,历史上的陈宫追随曹操的时间,还得大大地往后推一推。
关东诸侯(史书上所说十八镇其实也不准确)讨董的行动发起之后,内部颇有矛盾,尤其是团结在袁绍周围的一些势力,象曹操啊,王匡啊,张邈、刘岱啊,孔胄、桥瑁啊,后来搞得有些不欢而散,甚至象王匡、曹操这样的,都曾在董卓那里吃了大亏。
真正对董卓造成威胁的其实是屯兵在鲁阳一带的袁术,而袁术之所以有这样的战线,又得益于孙坚。孙坚曾经与董卓一同随张温西征,甚至还劝张温杀掉傲慢无礼的董卓,可惜没有得到张温的同意,董卓擅权时,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禁不住感叹说,当初要是听了我的,哪有今天这种事发生,于是毅然起兵北上。
孙坚的军事力就不用说了,尽管初期吃过败仗,但他迅速扭转了局面,不仅击败了华雄并将其枭首(关羽温酒斩华雄也是后人转花接木的故事),甚至还击败了小说中无人敌的吕布,结果逼得董卓要亲自出马与之对决,但结果还是一样,失败。
可以说,孙坚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董卓赶出了洛阳,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袁绍这些势力从战略上也对董卓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和威胁。这些都是后话,董卓撤到长安以后,关东诸侯便开始了内部的争斗,具体内容暂且不表,但需要指出的是,此时的曹操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地盘。
初平二年时,东郡太守王肱与黄巾作战不利,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,这才让曹操有了一块栖身之地。而陈宫正是东郡人,他也是在这时才投到曹操帐下的。而且不久,陈宫便为曹操立下了一个大功。
初平三年夏秋之际,时任兗州刺史的刘岱也在与黄巾作战时失利,而且战死沙场。这时陈宫挺身而出,四处游说,居然为曹操争取到了兗州牧的职位。而曹操日后的征战正是以兗州为基业。应该说,陈宫对于曹操的发家是有极大的贡献的。
但陈宫与地方官员们奉曹操为兗州牧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期望,是希望曹操能够顺利地解除黄巾余党对当地的威胁,并且开创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代。应该说,最初的曹操还是非常受欢迎的,因为他的军事才能确实不是刘岱之辈可与相比的,曹操不仅大败黄巾,甚至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收编,组成了一支“青州军”,之所以叫青州军,是因为这些黄巾都是青州的流民组成。
青州军大大地壮大了曹操的军事实力,但同时也带来两个问题,一是青州军的安置问题,二是曹操势力不断扩张的问题。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问题——那就是曹操实力上的扩张,不但加重了当地的负担,甚至也对包括张邈在内的地方势力造成了威胁。
与热衷于打败的曹操不同,陈留太守张邈和陈宫一样,都更加向往太平的生活,而曹操一下就收降青州黄巾三十万,又对徐州连年作战,这是他们所不乐见的。大量军队和战争的存在,对地方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,而迫于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强悍的管理作风,即使是有意见,也很难提出,即使提出,也根本不会被接纳。
于是,历史上著名的兗州叛乱发生了。兴平元年,驻守东郡的曹操部将陈宫,联合陈留太守张邈等人发动政变,企图将曹操势力赶出兗州,为达到这一目的,他们邀请了一支强大的外部势力——吕布。悬军在外的曹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在属下程昱、夏侯惇、荀彧的不懈努力下,这才勉强保住了三个县。
陈宫与曹操从惺惺相惜到反目成仇,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有着极大的关系,从一这点来说,后人将陈宫放到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中去,还是很符合人物性格的。
后来吕布还是被曹操所败,而陈宫也并没有得来他所希望的平静生活,跟着吕布四处转战的他只能怪自己生错了时代。大概是因为陈宫确实曾经为曹操做过很多事,虽然他的叛变几乎让曹操失掉兗州,但事实上也不过是抹掉了他为曹操赢得兗州的功劳罢了,曹操尽管还是杀掉了被俘的陈宫,但善待了他的家人,不仅为陈宫奉养老母,也为他嫁了女儿。
只是不知道,事与愿违的陈宫在九泉之下,会不会有些许后悔呢。
乐趣网 卧龙吟 官方网站: http://www.lequ.com/wly/
乐趣网 H5游戏平台: http://www.lequ.com/
玩游戏,找乐子,就上乐趣网!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收藏乐趣网卧龙吟
上一篇:东汉末年也是宦官的黄昏
下一篇:孙坚十万大军决战西凉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