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西凉铁骑的恐怖,曹操一直记忆犹新,昔日荥阳汴水之役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,那雪亮的马刀在曹操的眼前一直晃动了几十年!
董卓得势时,西凉的原装将领马腾、韩遂等人与董卓尿不到一把壶里,便持兵观望于凉州;李傕、郭汜主持中央工作时二人曾想合兵宰了这两个混蛋,结果竟被赶出了长安地区,两人便退守下陇,割据关西,在凉州做起了土皇上。
其实韩遂与马腾也不是什么可以栓在一个槽上的叫驴,对于相互挤占点对方的地盘都相当感兴趣,而且还都有寸土不让的血性,所以之间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比比谁的刀子更利了,双方大战不见,小战不断,都把宰掉几个对方士兵当成了例行军事演习,当地的老百姓却是倒了大运,是“保皇派”还是“造反派”你总得表个态,一旦答错就会挨耳光,这里没有“逍遥派”,不表态两边都揍你!
曹操在河北与袁氏打冤家之时,最担心的就是这两个西部军方代表乘间为乱,这也是大军区司令级别的军头,没奈何,来个对调吧,可惜西路军不大听领袖的招呼,曹操只得采取历代执政者用滥的老办法:上调中央,升官许愿。
建安七年,曹操代表朝廷拜马腾为征南将军,韩遂为征西将军,并允许二人各自独立开府办公,又征调另一名凉州将领段煨为大鸿胪,这样凉、雍二州也算稳定了几年。这手挺绝:征南将军该征的地方为荆州、江东;征西将军你要先打下汉中、益州来呀,你们应该先干好你们的本职工作,兼职捣乱的活路就少做点吧。
段煨被九卿之一的高位给打动了,就任后病卒于任上。曹操又复征马腾为卫尉,封槐里侯。马腾正与韩遂撕打的腻了,大概觉得还是混进中央有发展前途,于是便应召到任,那马腾就这么大胆?敢只身入虎穴到京城许都做官打工?不要紧,有武装力量做后盾,谅曹总裁不敢把俺怎么样的。
马腾留的后手就是让儿子马超率领其部属军马,继续割据西凉,这叫和谈是为了战争,战争是为了和平,是战是和就看你曹操的态度了。
马腾的儿子马超值得浓墨重书:马超字孟起,右扶风茂陵人,自幼随父亲厮混于军营马背,生得唇红齿白,猿臂羚腰,帅呆不算,却又武功酷毙,天生力大无比,更兼身手敏捷,拉得硬弓,骑得烈马,活脱脱一个吕布翻版!
马超曾随钟繇征讨郭援、高干于平阳,马超的部将庞德于阵前怒斩郭援首级,马超本人凭军功被封为偏将军,封都亭侯;马超的“粉丝”遍羌胡,在军中又极得将士爱戴,以至就如韩遂这样与马腾不和的对手,偏与马超关系不错,如杨秋、李堪、成宜等西凉将领自然对马超极为信服,一时马超隐隐然成了西凉军人的领袖。
曹操赤壁战败,马超不甘于偏远的凉州,联合韩遂,势力渐侵关中地区,其部队主力已遍布长安至潼关沿途,西凉军马,个大腿长,士兵偏又惯习长矛大枪,关中曹军见之无不退避三舍,没人敢轻易掠马超长矛铁骑的虎须。
这却怪不得军前的将士,是曹操经常嘱咐他们:“关西兵精悍,坚壁勿与战。”,这直接造成了曹军中流行起了“恐马症”,都传说马超军的长矛阵无坚不摧!重甲难防,厚城墙也能戳成烂泥!那西凉马匹匹堪比赤兔,临阵想逃都没门,还是及早远避,莫要招惹为上。
可是,马超的西凉军并不因为曹军的退避就心满意足了,而是你退一步,我进一步,步步进逼,一直压到了潼关,这里离曹操的老巢许都已经不远了,曹操必须有所动作了。
曹操大军被迫西向,却一时不好公开拿马超、韩遂等西凉军作为大敌,毕竟能不翻脸还是不翻脸的好,建安十六年三月,曹操令钟繇率军先出河西,声称讨伐汉中张鲁,继而遣夏侯渊、徐晃等出河东西向,声言与钟繇军汇合于陇上,实际是欲以兵威震慑马超,盼其知难而退,维持暂时的和平。
毕竟还有一个马超的老爸马腾在许都,这简直就是绝佳的人质,你马超不能拿亲爹的老命当儿戏吧?如西凉军不主动退避怎么办?那就只有开打了,正好施假虞灭虢之计,打你个冷不防,报咱二十年前的汴水血仇!
马超却是乖巧的很,哪会轻易的被曹操给忽悠住?你南下汉中的口号喊的再响也没有用处,这十几万大军组成的牛刀决不会是去杀张鲁这只温鸡,这是对着我们的西凉马来的,防患于未然,你不好意思撕破脸?咱先替你戳透窗户纸吧,要打咱就堂堂正正的开战!
那老爹马腾的性命怎么办?这谁都明白:老头子的生命决定于前方战场的态势,你们打得越狠,老头子越安全,这时候马超却没想:一旦败了怎么办?那曹操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,会毫不犹豫地撕票的!
马超与韩遂、杨秋、李堪、成宜等干脆宣布反曹救驾,西凉军驻马潼关,虎视中原!
并州、河洛一时人心惶惶;汉中张鲁闻知曹操大军来犯,也集结兵力东越秦岭,为马超助势扬威,谁让你曹操先喊着来打俺张天师呢?
一切并没有超出曹丞相的预计,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该反得总是要反的!正值南方前线周瑜病故于巴丘,襄阳正面已无强敌,曹操便调回了勇将曹仁,命其帅军西进,迎向潼关,就要与西凉军再见高下了!
乐趣网 卧龙吟 官方网站: http://www.lequ.com/wly/
乐趣网 H5游戏平台: http://www.lequ.com/
玩游戏,找乐子,就上乐趣网!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收藏乐趣网卧龙吟
上一篇:曹操声明:俺决不做皇帝
下一篇:吴国盾击将孙韶人物事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