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龙吟主群:736384208
卧龙吟II群:476385687
卧龙吟霸业区官方1群
《卧龙吟》一款经典战争策略型游戏,将带你回到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,感受最纯粹的三国历史。游戏不肝不氪,所有武将随进度获得,15分钟打卡下线,轻松休闲生存无压。一骑当千的历史名将,彼此克制的各系兵种,一切等主公来排兵布阵,平定天下!
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
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
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
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。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卧龙吟 > 游戏杂谈
文章正文
汉代虎患与尚虎之风略说
2011-05-23

  秦汉时代,由虎患引发的灾异史不绝书,于是有官府高价招募打虎者,甚至后来还出现了职业打虎人。如《华阳国志•巴志》曰:秦昭襄王时,白虎为害,自秦、蜀、巴、汉患之。秦王乃重募国中:“有能杀虎者邑万家,金帛称之。”于是有夷朐忍廖仲药、何射虎、秦精等应募射虎,“一朝患除”,受到秦王嘉奖。汉兴,这些夷人仍“专以射白虎为事。户岁出賨钱口四十。故世号白虎复夷。一曰板楯蛮。今所谓弜头虎子者也。”

  《老子》曰:“盖闻善摄生者,陆行不遇兕虎。”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虎患成为驿道行旅安全的严重威胁,如《后汉书•儒林列传》曰:“先是崤、黾驿道多虎灾,行旅不通。(刘)昆为政三年,仁化大行,虎皆负子度河。帝闻而异之。”对于当时地方官而言,虎患也是比较棘手的行政难题。如《后汉书•宋均传》曰:“(宋均)迁九江太守。郡多虎暴,数为民患,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。均到,下记属县曰:“夫虎豹在山,鼋鼍在水,各有所托。且江、淮之有猛兽,犹北之有鸡豚也。今为民害,咎在残吏,而劳勤张捕,非忧恤之本也。其务退奸贪,思进忠善,可一去槛阱,除削课制。”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度江。”《后汉书•法雄传》亦曰:“郡滨带江沔,又有云梦薮泽,永初中,多虎狼之暴,前太守赏募张捕,反为所害者甚众。雄乃移书属县曰:“凡虎狼之在山林,犹人之居城市。古者至化之世,猛兽不扰。皆由恩信宽泽,仁及飞走。太守虽不德,敢忘斯义。记到,其毁坏槛阱,不得妄捕山林。”是后虎害稍息,人以获安。”桓灵衰世,虎患愈发严重,甚至蔓延至京郊。《后汉书•五行志》注曰:“光和三年正月,虎见平乐观,又见宪陵上,啮卫士。蔡邕封事曰:‘政有苛暴,则虎狼食人。’”虎狼当道,不仅是叔世常见之政治景象,也是当时民众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。曹操《苦寒行》对此有生动的描写:“北上太行山,艰哉何巍巍!羊肠坂诘屈,车轮为之摧。树木何萧瑟,北风声正悲。熊罴对我蹲,虎豹夹路啼。”

  孙权所射之虎,当为华南虎。由史籍可知,当时野生虎的分布区域远较今世广阔。如《淮南子》所谓“东方多虎”,盖指整个长江流域都有大量华南虎存在,如此孙权经常性的射虎之举才有可能。当时因多有虎患阻难交通,甚至虎狼食人之事,导致人们畏惧虎患的普遍心理。汉代画象石多见以击虎、射虎、刺虎为题材的画面,就是这种心态的生动反映。时人不仅“谈虎色变”,而且又有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的壮语,表现出对虎患的畏忌之情。《史记•酷吏列传》甚至记载了这样的民间传言:“宁成家居,上欲以为郡守。御史大夫弘曰:“臣居山东为小吏时,宁成为济南都尉,其治如狼牧羊。成不可使治民。”上乃拜成为关都尉。岁余,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“宁见乳虎,无值宁成之怒。”所谓苛政猛于虎,有些吃人的东西,比老虎还要可怕得多。

  然而,当时人们虽将虎视为凶残暴虐的象征,由此又衍生出某些褒义的认识。虎之为害,是因其强劲勇猛,强于人类,因此人们除了敬畏,又逐渐产生出对虎的喜爱之情。《风俗通义•祀典》:“虎者阳物,百兽之长,能执搏挫锐,噬食鬼魅。”汉代民间曾经流行门上画虎的风习,又有车辆画虎、饰虎、建虎旗、着虎衣之风,除了特殊的礼制考虑之外,更多的应是取其厌胜之作用。于是威猛雄健之士,又有虎臣、虎夫、虎贲等称号,军中也有虎校、虎旅、虎威等美称。如《汉书•王莽传下》曰:“莽拜将军九人,皆以虎为号,号曰;‘九虎’,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东。”《续汉书•百官志二》:“虎贲中郎将,比二千石。本注曰:主虎贲宿卫。又虎贲旧作“虎奔”,言如虎之奔也,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,故名焉。孔安国曰“若虎贲兽”,言其甚猛。”至于称颂猛将,也多以虎名之。如《夏侯渊传》:“虎步关右,所向无前。”《张辽传》:“此亦古之邵虎也。”《关羽传》:“万人之敌,为世虎臣。”

  蜀汉有“中虎步兵”,魏、吴均有担任帝王近卫的“虎士”部队。从曹纯所督“虎豹骑皆天下骁锐”来看,在渭水之战时由许褚率领的“虎士百余人”,和逍遥津之战时吴军“虎士千余人”,很可能都是精锐骑兵。
 

乐趣网 卧龙吟 官方网站: http://www.lequ.com/wly/

乐趣网 H5游戏平台: http://www.lequ.com/

玩游戏,找乐子,就上乐趣网!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收藏乐趣网卧龙吟


上一篇:三国各名人争领个性车牌  
下一篇:周瑜之死的探究及其断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