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“六出”辨
“六出祁山”之说,不见于正史,是《三国演义》中首次提出。第102回作者借诸葛亮之日说:“臣亮五出祁山,末得寸土,负罪非轻!今臣复统全师,再出祁山,誓竭力尽心,剿灭汉贼,恢复中原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再出祁山途中,诸葛亮即病逝五丈原,于是“六出祁山”之说出矣!再者不知为何,研究三国者总爱以数词表述,如隆中一对,处师二表,鼎足三分,七擒孟获,九伐中原等,于是“六出祁山”之说更彰。
溯之正史,诸葛亮从建兴六年起至十二年病死于军中,确曾多次伐魏。建兴六年两次:一为首出祁山,马谡败于街亭,亮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;一为出散关、攻陈仓,终因不克而退兵。建兴七年一次,魏延、陈式平武都、阴平二郡,亮自出至建威。建兴八年两次:一为曹真集三路之师攻汉中,诸葛亮待敌于赤阪;一为亮使魏延、吴懿西入羌中,大破魏将费曜、郭淮于阳。建兴九年一次,亮复出祁山至上,后承平旨而退兵,射杀张郜于木门道。建兴十二年一次,亮从褒斜出武功,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垒于渭南,八月亮卒后退军。
按正史记载的这些战争来看,诸葛亮伐魏出祁山仅两次(建兴六年及九年),战于祁山附近的两次(平武都、阴平二郡及在阳豁破费曜、郭淮二将),还有三次未经祁山。既然如此,为什么世人甚至于史家要统称和承认“六出祁山”呢?笔者以为应作如是理解:1、“六出祁山”之说虽然出自《三国演义》,但“六出”的内容均有历史事实作基础,那么我们首先得承认“六出”。2、《三国演义》是小说,当然允许用修辞学中的借代手法来表述。借代分本体和借体,本体和借体之间存在密切的实在的联系。用借体代本体,非但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表达力,尚可突出本体的本质特征。诸葛亮伐魏的实质,笔者以为亮并非想一举消灭曹魏,而是志在夺取陇右,从而达到:一扩大地盘,结连羌彝;二切断曹魏与陇右以西广大地区的联系,将魏拒之于陇坂以东;三伺机东向以图关中之目的。借体祁山在这里代的本体是曹魏,是陇右。因为,1、魏属天水郡的最南部是西县,而祁山又位于西县最南部的边界线上,越过边界就是刘蜀辖地武都郡了。诸葛亮由武都郡界到达祁山,就是进了魏地,就等于是伐了魏。2、再从祁山的重要地理与军事位置来看,祁山“地扼蜀陇之要,势控攻守要冲”。北越祁山,则陇右响震;南越祁山,则益州惊恐:故从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亮伐魏之陇右,则祁山的攻占与否就成丁能否夺取陇右的标志。所以说,祁山即能代魏又能代陇右。3、就伐魏事实看,亮本人又确曾两次亲率大军,身带行营(随府),号令严肃,浩浩荡荡出过祁山,尤其是第一次,人数众多,声势浩大,三郡叛魏应亮,关中震响;只是因马谡兵败,形势才急转直下,是完全能代表诸葛亮伐魏的威势与气概的,另两次,战争在祁山附近进行,而且均取得胜利,也可以说出祁山。4、基于上述三理由,故笔者以为对“六出祁山”之说,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否经过了祁山这个地方,而应把出祁山视为伐魏平陇右的整体借代。以具体代抽象,以特殊代普遍,以实体代虚泛,更能体现诸葛亮伐魏的本质特征。大概((六出祁山”为世人所接受,为学者所承认的奥秘就在这里。
在说完了对“六出祁山”提法的理解之后,笔者尚欲探讨一个问题,将哪几次伐魏战争列为“六出”才更合理?按照《辞源》及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》的分法,建兴八年曹真集三路之师攻汉中的一次被列入第四次出祁山,并且注明为“保卫战”;《诸葛武侯集》卷首的《诸葛亮北伐路线示意图》却未将此次战争路线绘出。笔者认为,不将此次战争列入北伐是对的,因为一不符合“出”的含义,二距祁山遥远(魏军距祁山最近的一路,曹真从褒斜道南入,尚且在陇坂以东,更不用说最远的一路,司马懿是沿鄂西溯汉水而上了),三双方又没有直接交战,而是魏军半道自动回师。但读凰这么一删,仅剩五次,又不符合“六出”之数。为了符合世之成说且又不失大体,笔者以为第四次出祁山的事实,应改为同年发生的亮命魏延、吴懿西入羌中,大破魏将费曜、郭淮的阳之战,因为该战是主动出击,战争地发生在祁山西北,而且又取得了胜利。
三、西县辨
祁山位于魏属西县境,“六出祁山”中多次提到西县这个地方。西县地域究竟有多大,治所又在哪里,因《三国志》无郡国或地理志,这就形成了地域政区变迁的空启。一些研究三国历史地理的专家们,除了从《三国志》、《华阳国志》等文献的人物活动中搜求地理位置的蛛丝马迹外,还寻前觅后的求诸于《汉志》、〈〈晋志》乃至《史记》。据两汉书及《史记》注,西县历史悠久,先秦时为秦先祖的发祥地西垂(或称西犬邱),后改为西县。西县始名当不迟于秦武公置郢、冀二县之时。秦统一后仍为西县,两汉、三国仍之。据有关文献综合,西县在三国时的地域,大致包括藉水以南,赤谷水以西,长道镇以北,祁山、红河、藉口以东的地区。大范围辖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部,礼县的东北部。西县治所,当代尚无一人专文论述,笔者不揣浅陋,在编写新〈〈礼县志》时将西县治确定在今礼县红河镇。首从文献看,主要依据是《水经注‘漾水》在记载盐官水(今仍名盐官)之前有这样一段文字:“西汉水又西南合杨廉川水,水出西谷,众川流泻,合成一川,东南流迳西县故城北”。在本段末句之后,.郦元加了很长一段注:“秦庄公伐西戎,破之,周宣王与其先大骆犬丘之地,为西垂大夫,亦西垂宫也;王莽之西治矣。建武八年世祖至阿阳,窦融等悉会,天水震动,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,厂死嚣愁,穷城守。时颍川贼起,车驾东归,留吴汉,岑彭围嚣,岑等壅西谷水,以缣幔盛土为堤濯城,城未没丈余,水穿壅不行,地中数丈涌出,故城不坏。王元请蜀救至,汉等退还上圭。但广廉字相状,后人因以人名名之,故习伪为杨廉也,置杨廉县焉”。另据其它文献综合考证,王莽时西县改为西治,晋改为始昌,后魏时红河一带改为杨廉县,后周省。二从出土文物看,红河一带曾出土享誉世界的“秦公簋”,王莽时铸造的大量五铢及刀币、铲币。这些都是西县治的佐证。三从实地考察看,完全符合伐魏路线亮军先由汉中盆地经略阳而至徽成盆地,再由下辨或建成北向即到达西县境上的祁山。经卤城而北就到了西县治。若再欲北进,经杨家寺,越木门谷便至上治(今市西关子镇)和天水郡治(今天水新阳镇)了。这是一条坦道,也是一条捷径。以今道里计,西县治与上圭治之间为60公里左右,西城南距卤城不到20公里,距祁山仅25公里。
依据文献,文物、地形、水系考察,西县治位于礼县东北部边界的红河镇当属无疑,但在有关的某些志书中,在近年发表的一些短文中却产生了诸多岐说:或日在今西和县治白石镇附近,或日在今西和县属长道镇,或日在今礼县盐官镇(因“卤”与“西”字相状而伪,原本“西城”伪为“卤城”),或日在天水秦城区所辖之小天水,或日在清水县的猫儿谷河,也有人认为在今礼县治。这些说法均与文献记载、实地考察不符,故不详赘。要说明的是,近几年在祁山西端的北呀(今名大堡子山)出土了一些文物,省田野文物队抢救性的挖掘了基本被盗掘一空的三座大墓,初定为“秦公墓”(该山墓地属祁山西端,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)。因西县是先秦西垂的改称,所以西县治在长道镇的说法又活跃起来。但笔者认为,或“秦公墓”在此山上,也不能证明西垂宫(西县治)就在长道镇而在不在红河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