逊至陆口,书与羽曰:“前承观衅而动,以律行师,小举大克,一何巍巍!敌国败绩,利在同盟,闻庆拊节,想遂席卷,共奖王纲。近以不敏,受任来西,延慕光尘,思禀良规。”又曰:“于禁等见获,遐迩欣叹,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,虽昔晋文城濮之师,淮阴拔赵之略,蔑以尚兹。闻徐晃等少骑驻旌,闚望麾葆。操猾虏也,忿不思难,恐潜增众,以逞其心。虽云师老,犹有骁悍。且战捷之后,常苦轻敌,古人杖术,军胜弥警,原将军广为方计,以全独克。仆书生疏迟,忝所不堪,喜邻威德,乐自倾尽,虽未合策,犹可怀也。傥明注仰,有以察之。”羽览逊书,有谦下自讬之意,意大安,无复所嫌。”
偶们分析一下陆逊的前后书,“敌国败绩,利在同盟,闻庆拊节,”“仆书生疏迟,忝所不堪,喜邻威德,乐自倾尽,‘这样的句子触目可见。这些都说明了关羽和孙权目前所处于的关系状态——同盟!但孙权方实际上早在两年以前就确立了拿下荆州的目标。这些甘辞美语,全部都是欺骗。对孙权来说,若干年以来他处心积虑的就是要对付关羽,并非一朝兴起。而相反,建安二十四年的关羽除了要防备孙权之外,还要费大心力在曹魏方。偶并非偏袒关羽或者给他脸上贴金,在关羽的身上,也确实有一些相当不好的习气,以至他有时候的作为可以用恶劣来形容。但一则人力有时而穷,关羽面对东吴整整两年处心积虑的欺骗,对对手估计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事情,毕竟人力有时而穷,他当时也还不是神仙。
即便如此,关羽在出师北伐之时仍然没有忘记防范东吴。“后羽讨樊,留兵将备公安、南郡。蒙上疏曰:“羽讨樊而多留备兵,必恐蒙图其后故也。”可以说他在糜芳和士仁身上是放了责任的。酒兄说“以糜芳与刘备的关系,如果不是在近乎绝望的境地,而是足可一战的情况下,相信他是不会轻易投降的。如果关羽及时回军,那么当江东来袭时,糜芳士仁就不会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,也多半不会一兵未发即献城归降了”。
查吴书虞翻传:“后蒙举军西上,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。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,翻谓蒙曰:“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,城中之人岂可尽信,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?”蒙即从之。时城中有伏计,赖翻谋不行。”
又蜀书杨戏传附辅臣赞注:糜芳字子方,东海人也,为南郡太守。士仁字君义,广阳人也,为将军,住公安,统属关羽;与羽有隙,叛迎孙权。
又吕蒙传引吴书(这个吴书是韦昭写的,和陈寿三国志之吴书有不同)注:将军士仁在公安拒守,蒙令虞翻说之。翻至城门,谓守者曰:“吾欲与汝将军语。”仁不肯相见。乃为书曰:“明者防祸於未萌,智者图患於将来,知得知失,可与为人,知存知亡,足别吉凶。大军之行,斥候不及施,烽火不及举,此非天命,必有内应。将军不先见时,时至又不应之,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,死战则毁宗灭祀,为天下讥笑。吕虎威欲径到南郡,断绝陆道,生路一塞,案其地形,将军为在箕舌上耳,奔走不得免,降则失义,窃为将军不安,幸熟思焉。”仁得书,流涕而降。翻谓蒙曰:“此谲兵也,当将仁行,留兵备城。”遂将仁至南郡。南郡太守麋芳城守,蒙以仁示之,遂降。
吴主传:闰月,权征羽,先遣吕蒙袭公安,获将军士仁。蒙到南郡,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。
作为国家臣子,汉中王的姻亲,糜芳到底面临什么样“极其危险的境地”才有权力不战而举城降啊?关羽走时给他留了不少的兵,就是为了防范东吴变脸,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么?如果他也象曹仁一样困守孤城若干时日,粮草不继或人众伤亡过大力不能继,降了也无可厚非。——不战而降,不战而降!唉……蜀国不是关羽一个人的,荆州的责任也不该由关羽来全部背负。
不久之后,“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,”荆州若干年来固若金汤的城池一朝瓦解,除关羽所部外,只有两个县长级别的蜀官战斗而死……(郁闷,偶偏偏还找不着他们是谁了。)
说了这么多杂七杂八,偶觉得,偶已经差不多明晰了偶的观点:一,东吴对荆州用意已久,关羽的北伐只是给东吴下手提供了机会而并非迫使东吴背盟的主因。二,东吴长期以来在保持同盟的状态下蓄意欺骗盟友,造成和平假象。关羽没能及时察觉东吴的恶意,固然是他自己不够精明通透,但同时任何方面大员的个人能力必然有限。关羽坐镇荆州而东吴怀柔,出兵襄樊而曹操心惧。对一个方面大员来说,有这个成绩已经值得肯定了。荆州一地不能抗魏吴之兵卒,关羽一人不能敌孙曹之文武,其势然也。孙权一朝翻脸背盟,关羽岂能不败?
然而,在这里还要提起前文说到的董昭献策。窃以为正是这个计策给引兵犹豫的关羽增加了判断的难度。
“及关羽围曹仁於樊,孙权遣使辞以“遣兵西上,欲掩取羽。江陵、公安累重,羽失二城,必自奔走,樊军之围,不救自解。乞密不漏,令羽有备。”太祖诘群臣,群臣咸言宜当密之。昭曰:“军事尚权,期於合宜。宜应权以密,而内露之。羽闻权上,若还自护,围则速解,便获其利。可使两贼相对衔持,坐待其弊。秘而不露,使权得志,非计之上。又,围中将吏不知有救,计粮怖惧,傥有他意,为难不小。露之为便。且羽为人强梁,自恃二城守固,必不速退。”太祖曰:“善。”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,围里闻之,志气百倍。羽果犹豫。”
董昭这个计策相当到位。第一,最低它可以调动樊城守军的士气。第二,它似乎是给关羽通风报信,实则却又充当了烟雾弹的角色。第三,倘若关羽就此回军,则樊城可坐享安宁,魏军可隔岸观孙权关羽相斗。第四,倘若关羽不回军,至少可以达到孙权预期的目的。跟孙权发书的初衷相吻合。
得到这个消息之后,关羽内心估计也是充满犹豫的。首先这消息来自敌军,究竟可不可信?
倘若不可信,此刻回军无疑是中了魏人圈套。